基地系列文库第一本--《金融创新发展中的异化问题》
金融创新发展应以实现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互惠互利、相互促进的协同发展为目标,但现实中却时常出现金融异化现象,即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自我膨胀,甚至反过来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破坏作用。次贷危机的爆发使理论界开始重新认识金融的创新发展,学者比以往更加关注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间的联系,纷纷强调金融创新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但是,若要真正做到确保金融发展不脱离实体经济,则须首先厘清的一个问题是:金融发展为什么会以及如何做到脱离实体经济?本书便以此为主题展开研究。
在理论分析部分,本书借鉴熊彼特的动态研究方法,从探讨金融机构行为的微观角度入手,着重考察金融创新发展所受到的激励与约束,在研究中尤其注重对基本事实的把握。首先本书将金融部门放入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框架中加以考察,详细阐述了金融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格局下,金融部门的专业性与主要职能是为整个经济体管理风险。但从现实中的经济激励角度来看,金融部门的收入模式是按转移资金量收取一定比例费用,并且不承担或较少承担投资失败损失,这意味着金融部门的收入并非与管理风险的核心服务相对应,而是由委托量——转移资金规模来决定。由于金融产品的虚拟性,这种委托量难以衡量其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在这种收入模式下,金融发展倾向于扩大转移资金规模而非提升效率,这往往通过自我服务式的金融创新来实现。不过诸多外部力量——市场约束、行业约束和官方约束保证了金融部门在大多数情况下仍在朝着协同的目标发展。由于金融产品的虚拟性使得其受到的约束与人们的信心息息相关,在由种种原因催生“泡沫”后,人们普遍的非理性会导致相应约束同时放松,这时自我服务式创新会促使金融发展出现异化。
经验分析部分主要包括三大内容:一是针对“泡沫”时期三类约束的放松设计了相应计量分析检验,分别使用45个国家和10个国家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市场约束和行业约束的放松进行检验,同时使用美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官方约束的放松进行检验。二是通过美国次贷危机和中国“影子银行”的案例来对比在自由市场和金融抑制两种不同制度下,“激励约束一金融创新一金融异化”的核心作用机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并对两种不同制度环境下作用机制的异同进行比较。三是结合本书的理论,简单探讨了中国2015年发生的股灾,这是典型的非繁荣状态下的金融异化。
在政策分析部分,本书首先探讨了次贷危机带来的监管政策的改变,并分析了静态视角下监管的局限性。随后从前文分析中引中得出本书的政策建议,提出构建以协同发展为目标的监管政策体系。本书特别强调创新发展视角下的收入模式改革,并认为稳健薪酬实践原则的推行以及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金融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一、本书主要概念的简要界定
二、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主要研究框架
一、整体研究框架及章节安排
二、本书主要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第二章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部门
第一节 现代经济中的金融部门
一、金融部门的重要性
二、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及金融部门的作用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逻辑
一、循环流转模型
二、经济发展、创新与企业家
三、创新发展模型
四、金融部门的基础功能
五、创新风险的分担
第三节 金融部门的核心功能与专业性
一、核心功能与专业性:分工视角
二、管理风险是金融部门专业性的体现
三、管理风险是金融从业者专业性的体现
四、值得注意的其他一些问题
五、加入金融部门的发展模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融机构收入模式与金融发展的倾向性
第一节 金融发展
一、金融部门的创新发展
二、金融经济协同发展模型
三、现实中的金融创新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收入模式及其演进历程
一、关于收入模式的两个事实
二、政府管制与收入模式的演进:以美国为例
第三节 金融发展的倾向性
一、金融部门收入公式与金融发展的倾向性
二、如何扩大转移资金规模:自我服务式发展
第四节 约束机制
一、概述
二、三类约束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部门的创新与异化
第一节 金融创新与风险:文献述评
一、金融创新与风险化解
二、金融创新的风险来源
三、金融创新与系统性风险
第二节 金融异化与“泡沫”
一、金融异化
二、异化的原因及典型表现:“泡沫”
第三节 约束放松、金融发展与危机:异化过程分析
一、金融不稳定模型
二、“泡沫时期”约束机制的改变
三、加入自我服务式创新的金融不稳定模型
四、理论的进一步扩展
五、对创新和信心两要素的再探讨
第四节 “泡沫”的影响
一、实体经济的投资损失
二、再分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验分析
第一节 对“泡沫时期”约束放松的计量检验
一、界定“泡沫时期”
二、市场约束的放松
三、行业约束的放松
四、官方约束的放松
第二节 繁荣状态下中美金融异化案例比较分析
一、自由市场环境下美国的次贷危机
二、金融抑制环境下中国式“影子银行”
三、比较分析
第三节 2015年中国股灾:非繁荣状态下的金融异化
一、“改革牛”与“杠杆牛”
二、股灾
三、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策分析
第一节 金融监管
一、危机后的监管改革
二、静态视角下金融监管的局限
三、金融监管与金融管制
第二节 创新发展视角下的激励与约束
一、激励与约束
二、创新发展视角下的收入模式改革
第三节 构建以协同发展为目标的监管政策体系
一、中国金融改革加速前行
二、基于本书分析的启示
三、以协同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建议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书总结
附录
附表1 国内A股前次募集资金实现预期效益情况(2013年)
附表2 FDIC承保商业银行历年经营情况
附表3 美国历年金融行业就业成本指数
附表4 S&P/Case-Shiller房屋价格指数(2000-2014年)
附表5 美国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历年经营情况
参考文献